当前位置: 首页 > 市级要闻

“老把式”抱团干 撂荒地变增收田

发布时间:2023-08-02 字体:[ ]

  稻田里,一边旋耕机疾驰,一边收割机轰鸣,收割与播种同步推进。7月24日一大早,广丰区下溪街道双井村村民冯永华就组织几名老农人抢收早稻、抢播晚稻。

  “今年我们种了320亩地,差不多能打20万斤粮食。”冯永华感慨道,双井村人均只有4分田,种粮收益低,之前部分农户抛下农具进城谋生计,田地都撂了荒。“草比人还高。”冯永华边说边比划,语言中透着几分惋惜。

  农田不能荒,良田不能闲。村里有部分撂荒地,双井村党支部书记余燕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21年,他决心把冯永华一样的“老把式”发动起来成立种粮合作社,把撂荒地流转过来,自己种、自己管。“这荒了这么久,能种吗?”当接到余燕锋的邀请,冯永华心里拿不定主意。见此,余燕锋耐心地算起“大账小账”:流转后,机械化耕种,效率高、成本低;土地一亩有300元租金,耕种劳作收入一天130元,一年下来收入还可观;自己种的粮,不施肥不打药,吃得健康、吃得生态。“再说,不让田抛荒,是为子孙留口粮,你说这事该不该干?”余燕锋一席话,句句说到冯永华的心坎上。就这样,10余名“老把式”抱团干,致力让撂荒地变增收田。

  “老农人也能玩转‘新武艺’。”见到余燕锋时,他正在晒谷场翻晒稻谷。旁边的临时仓库里,新稻谷堆成小山。余燕锋说,合作社成员个个都是种粮好手,田间管理技术娴熟。这些年,合作社购买了很多新农具,致力推广机械化种植,并请人专门来手把手教。“机械是我们自己的,操作员也是本村人,这比外请划算多了。”余燕锋细细算了一笔账,320亩地如果全部请人来耕作、来收割,一季的劳务费就要10来万元,现在燃油费与操作员的工资合计起来,4万多元就够了,省了一大笔。

  “老把式”种田,越种心越甜。“我们是一年一个台阶,势头很不错哦!”冯永华说,2021年刚起步的时候,他们才流转57亩,2022年就扩大到了160多亩,如今种植面积达到300多亩,明年有望突破400亩。“地里有租金,合作社里干活还有工资,一年收入差不多有2万元。关键是现在田里不撂荒,看着都舒心。”冯永华乐呵呵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