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级要闻

厚植为民情怀 做实监督文章 以乡村振兴实际成效助绘德兴版“富春山居图”

发布时间:2023-07-03 字体:[ ]


  近年来,德兴人大积极贯彻落实上级人大精神要求,紧跟市委决策部署,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难点堵点,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推动德兴乡村振兴工作长足发展,以乡村振兴实际成效助力绘就德兴版“富春山居图”。

  坚守生态红线,助推农村绿水青山成为永续发展的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致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德兴人大顺应发展所需,聚焦林业资源、水域生态、农文旅开发,专题专议,督深督实。

  ——督出山常“青”。德兴生态资源禀赋优势显著,森林覆盖率达78.02%。为切实保护好德兴这方绿水青山,使之成为永续发展的金山银山。德兴人大组织开展全市林长制工作调研,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并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林长制实施情况的报告》。针对存在的专业技术人才不足、履职尽责意识有待加强、破坏森林资源现象仍有发生、有害生物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审议意见,督促政府整改落实,助推“林长制”向“林长治”迈进。目前,全市成功申报国家森林乡村1个,江西省森林乡村5个,江西省乡村森林公园2个。

  ——督出水常“绿”。德兴境内有乐安河、洎水河、体泉水、李宅水、长乐水、建节水等六大水系,受电鱼、毒鱼、炸鱼影响,水域生态一度遭到破坏,群众禁渔呼声此起彼伏。德兴人大审时度势出台了《关于渔业资源保护的决定》,并通过检查、视察、审议等多种途径,持续跟踪问效,使《决定》成为地方政府打击破坏渔业资源行为的利剑。《决定》实施近五年来,累计在六大水域放流“四大家鱼”1600余万尾;成立各级护渔队146支,建成钓鱼平台784个,毒鱼、炸鱼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境内主要河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督出旅常“红”。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德兴市也和各地一样,农文旅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阶段,项目同质化严重、项目层次不高、旅游人才缺乏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德兴人大专门组织开展了农文旅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推动政策解决相关问题,着力构建农业产业、旅游产品和文化产业三者有机融合的良好发展态势。在人大的推动下,目前德兴全市共有乡村旅游点、田园综合体、农家乐、民宿、农业采摘园等项目570个,其中,青舍里农业产业园、天门山民俗文化产业园、楼上楼田园综合体、蟠龙温泉养心谷、龙头山隐舍等多个景点成为德兴常“红”旅游品牌。

  坚守防范底线,助推农业主产水稻扛起粮食安全的保障责任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致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论述,德兴人大顺应形势所需,聚焦防止农田抛荒、优化生产技术、夯实基础建设,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根治农田抛荒痛点。近年来,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手头日见宽裕的年青人选择把家安在城里,因为劳力短缺加上观念转变,德兴农村也不同程度出现了农田抛荒。鉴于此,德兴人大在充分调研、反复修改的基础上,依法制定出台《关于防止农田抛荒的决定》,从2023年1月1日起,将按照一年全面起势、两年初见成效、三年塑成优势的工作目标,持续开展跟踪问效,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实现辖区内现有抛荒农田基本清零。目前,政府实施意见初稿已定,相关工作正按照既定目标有力有序推进中。

  ——打通土地流转堵点。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是当下农业发展的趋势,也是农业推进的堵点。德兴人大通过外出考察、实地调研、反复比较,最终结合本地实际,建议政府按照“市负总责、乡镇(街道)主导、村(居)组织、企业主体、农民自愿”原则,成立德兴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规范土地流转交易,推进土地托管和产加销全流程一体化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2023年2月7日,德兴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已正式挂牌,目前已进场挂牌交易项目19项,交易金额共2119万元。其中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挂牌项目4个,流转土地面积3500亩,催生了盒马鲜生等一批规模化、社会化农业生产项目。

  ——破解水利建设难点。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致富的先决条件。德兴人大组织开展了全市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情况专题调研,并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全市农村水利建设情况的报告》。针对建设速度对比生产生活需求进程滞后、资金投入对比实际需要缺额很大等问题,提出审议意见。在此推动下,德兴市政府积极探索建立跨地区河长制工作联动机制,境内六大水域全面开展河道行洪通道整治,河道非法采砂全面禁止,乐安河泗洲段治理工程、城市防洪治涝工程等一批水利项目落实落地,筑牢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护网,为也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

  坚守幸福主线,助推农民共享发展凝聚同赴小康的强大合力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致力领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德兴人大顺应群众所需,聚焦城乡供水、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坚定坚决,善作善成。

  ——一以贯之在“供”字上下功夫。喝上干净水、安全水是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德兴人大自2018年开展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上报德兴市委以来,本着扭住一个问题不放、驰而不息、持续发力的工作理念,连续五年组织本市人大代表进行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视察,推动政府分批分期解决了资金筹措、覆盖范围、建管衔接、乡镇私人股份制水厂收购等一系列难题,全力打通城乡一体化供水“最后一公里”。截止今年4月,德兴市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上累计投入资金近6.0亿元,日供水规模达13.7万立方米,城乡供水覆盖率达91%,基本实现城乡供水市域人口全覆盖。

  ——一如既往在“提”字上下功夫。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立足提升村容村貌,德兴人大多次组织代表,围绕重点村建设、乡村治理、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内容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视察、座谈,推动建成了黄柏胡家、香屯汪家等一批秀美乡村。立足提升产业能级,制定了《德兴市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乡村振兴联系点联系办法(试行)》《德兴市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乡村振兴农民贴心人联系办法(试行)》,在全市范围内选定了16个乡村振兴联系点,选聘了16名乡村振兴农民贴心人,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一丝不苟在“富”字上下功夫。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带动能力强、增收作用明显,近年来深受农民群众青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执法检查为契机,德兴人大多次组织代表深入合作社一线开展视察、调研,并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在人大的推动下,近年来,德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据统计,全市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15家,家庭农场36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8家,江西省级合作示范社11家,社员达4000余户10351人,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困难户”“合作社+基地+困难户”等行之有效的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带领困难群众致富增收、共奔小康的最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