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级要闻

上饶市安居乐业幸福来

发布时间:2020-07-25 字体:[ ]

从深山里的土坯房搬出来,住上舒适的新居;从在家务农到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谢花兰说这样的好日子以前真是没想过。

谢花兰是弋阳县港口镇上坊村的易地扶贫搬迁户。7月9日,听闻记者来采访,热情的谢花兰邀请大家去她家坐坐。新房宽敞明亮,卧室、客厅、卫生间等功能区分布合理,墙上贴满了孙女的奖状。“我们自己没花一分钱,一家6口住进了150平方米的大房子,真的是好啊!”谢花兰一家原本住在距村委会7公里的黄家村小组,是与贵溪交界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孙女上学、买生活用品、出门看病都是问题。“原来的老房子一到下雨就要用脸盆、木桶四处接漏水,烧饭的时候还要戴着斗笠,像这段时间下这么大的雨,我晚上都不敢睡觉!”说起以前的难处,谢花兰眼角湿润。“现在住进了新房,老伴看病、孙女读书更方便了,我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每个月还能赚到七八百块钱。日子越来越好,真是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谢花兰感慨地说。

为有效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以及居住环境,2017年港口镇在上坊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安置点离集镇3.5公里,总投资270余万元,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共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30人。安置点规模虽然不大,但统一规划设计、整洁亮白的赣派民居,在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掩映下煞是好看。

“搬得出”是关键,“稳得住、能致富”是硬道理。为了拓宽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港口镇在安置点附近新建了10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引进弋阳县亿资饰品有限公司入驻,主要从事饰品加工,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走进扶贫车间,只见十几位村民在操作台上正忙着加工一批饰品。今年62岁的贫困户黄美容动作娴熟,一会儿工夫就将零散的发夹组装包好。黄美容是易地搬迁贫困户,2018年底和老伴搬进了安置点的新居。2019年9月随着建在离家100米开外的扶贫车间投产,老两口又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现在不但有新房子住,还能挣上千把块钱一个月,生活彻底变了样。”黄美容开心地说。

“以前我都是在外面打工,现在要照顾两个孩子和母亲,我就想着在离家近一点的地方工作。我来这里上班不但可以照顾到家里,每个月还有3500元收入。”45岁的贫困户廖帮财腿脚有些不便,在扶贫车间担任仓库管理员,家门口的这份工作让他很满意。

采访中,记者看到,紧邻扶贫车间北面的低洼乱石地上,设计员正在测量地块。镇扶贫办副主任龚佳俊告诉我们,镇里正在这里规划再建一个扶贫车间。

“扶贫车间主要从事饰品加工,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强度不大,贫困户比较容易上手,而且也可以带回家做,在安置周边闲置劳动力特别是贫困户劳动力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也是拓宽贫困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港口镇党委书记吴斌介绍,车间现有员工5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余人,通过就业劳动,员工年平均收入达2万元左右。为了激发在车间务工的贫困户积极性,村里除了每年在扶贫车间的租金里拿出2万元用于贫困户分红外,还拿出6000元奖励在车间务工的优秀员工。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镇里还与山东寿光蔬菜基地合作建了都市菜园,发展菌菇和蔬菜大棚生产,每年既可以给贫困户产业分红,又能为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通过发展种养产业、建立扶贫车间、实行社会保障、从事环卫保洁等方式建立后续帮扶机制,易地扶贫搬迁户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吴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