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级要闻

你下载的学习类APP是否变了味

发布时间:2020-01-17 字体:[ ]

  时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学习作业类APP因其能实现及时互动反馈、提高学习作业效率等特点,逐渐成为家长及师生的“心头好”。

  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增加,市场上孵化出了众多参差不齐的学习类APP。一方面,学习类APP发挥了改变传统教辅形式、解决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和推动个性化教育的独特作用;另一方面,学习类APP中滋生出交友、内置游戏等诸多乱象屡禁不止,让家长们意扰心烦。为此,教育专家呼吁,要加强学习类APP规范管理,完善过程监管机制,重视发挥好家长的监护引导作用,建议家长要谨慎选择,谨防过分依赖。

  趋势

  学习APP成“标配”

  记者走访发现,绝大多数家长的手机里都下载各类学习APP。“我的学历不高,很多知识不懂,学过的也早已忘记,现在的孩子学习难度大,所以辅导孩子学习,基本上都是靠各种学习APP。” 饶城市民兰女士告诉记者,一般她都会直接把手机给女儿,让她利用手机里下载的一款老师推荐的APP学习、完成作业,省心不少。

  为辅导15岁儿子学习的陈先生下载了一款学习APP,他表示,APP里有丰富的经典例题可以练习,每道题都附有视频讲解,看不懂还可以留言,线上老师会逐一解答,很实用。但他不会把手机直接交给孩子,而是自己先学,然后再教孩子。“我可以在APP里搜题、看文章、看别人的留言评论,自己也可以发评论,有些是闯关做题,像玩游戏一样,还可以在APP里签到赢礼品,既实用又有趣,我还推荐给同事了。”

  “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没时间辅导我的作业,不会的题目我就自己用手机拍下来,然后这个APP就会跳出答案以及解题过程。”六年级学生小周打开APP并告诉记者,她下载的那款学习APP是她的学习“好伙伴”,“一个人无聊的时候还可以玩玩脑力游戏放松一下。”

  调查

  存在各类问题

  日前,记者对市场上热度较高的多款校园学习APP调查发现,存在游戏闯关、无关链接多、过度娱乐化等问题。不少使用过学习APP的家长也提出各种担忧。他们提到,学习APP虽然课延内容繁多,但很多功能需购买VIP才能使用;或小游戏多,过度娱乐化;甚至有的还需要获取用户个人信息才能登录……学习类APP兼备便利性、实用性的同时,也存在各种问题。

  “恭喜你,闯关成功!”当记者在某款APP做完了几道数学题后,手机界面上弹出了闯关成功的字眼,同时还蹦出了大量的星星、钱币。

  记者发现,部分APP可免费学习的内容十分有限。在闯完三关后,系统就会提示,余下的关卡需购买才能解锁。以此诱导用户付费购买。而且,其中课程视频、答疑、真题试卷、课程同步练习等绝大部分内容都需要购买或成为VIP会员才能使用。

  此外,记者还测试了在学生和家长中较火爆的几个学习类APP,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待完善。比如安装好某款APP,一点进去就弹出了一个对话框,是否允许获取存储、电话、位置信息、通讯录等权限。记者选了不允许,结果显示无法登录。

  建议

  选择学习APP需谨慎

  近年来,学习类APP在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占有一席之地,它包含的课内重难点、课延知识、多元解题思路等丰富内容,以其实用性和便利性风行校园,被教师、家长、学生所青睐。但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我们该如何选择学习类APP,科学使用APP为学习助力?

  对此,相关教育专家表示,有关部门要加强学习类APP的规范管理,完善APP设计过程的监管机制,做好源头把关,各学校也要加强对学习APP的选择管理;同时,要重视发挥好家长的监护引导作用,指导孩子正确使用学习APP。上饶四中的刘老师也认为,无论是家长、老师或学生,选择学习类APP应该谨慎,要有针对性。“这些APP虽有很多优点,可以练题、看视频自主学习,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隐患’,会让孩子养成懒于思考,从而过度依赖APP。”刘老师建议,家长和学生们在使用APP时要“点到为止”,真正让APP成为孩子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