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级要闻

小蛋壳雕刻大世界 师院男生琢磨“最脆弱的艺术”

发布时间:2019-12-12 字体:[ ]

郑帅在雕刻青色的鸸鹋蛋

郑帅的获奖作品和证书奖杯

印象中,蛋壳的特点是又薄又脆,稍有不慎就会破碎。但对于上饶师范学院的学生郑帅来说,在蛋壳上作画、雕刻却是一种奇妙的享受,他已逐渐收获了这门“最脆弱的艺术”。鸡蛋、鹅蛋、鸵鸟蛋……这些普普通通的蛋壳,在他手里变成了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写实逼真的人物雕像、如墨淡雅的山水画作……一件件蛋雕作品栩栩如生。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把一个手握画笔、刻刀的美术师形象与一名学生联系在一起。10月30日,记者见到了蛋雕“发烧友”郑帅。朴实的郑帅向记者展示了几年来,他精心雕刻的几十件蛋雕作品,还讲起了他与蛋雕的情缘故事。

看电视结缘蛋雕艺术

现就读于上饶师范学院国画专业的郑帅,今年20岁,来自山西忻州市五台县。多年来,尽管学习任务繁重,郑帅心中对于蛋雕的喜爱从未减弱。他利用闲暇时间琢磨蛋雕技艺,不断学习和求教,沉浸在雕刻的世界里,蛋雕成了他学习、吃饭、睡觉之外最重要的事。

“我的专业是画画,但没接触过雕刻,但我就是喜欢蛋雕。放学后我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做蛋雕。我坐在桌前,连续雕上近10个小时都不会感觉累,因为喜爱反而成为一种最佳的休息方式。”郑帅从小就喜欢蛋雕艺术,但由于那时对蛋雕不够了解,只知道在蛋上挖个小洞,将蛋液倒出去,用小刀在蛋壳上画出一些简单的图案,这种“涂鸦”成为他当时最大的乐趣。

“上中学那会儿,有一次在央视中看到蛋雕艺术作品,就被这种神奇的工艺深深吸引。想不到鸡蛋上打孔还能不碎,自己也尝试着在鸡蛋上打孔,在蛋壳上反复地擦擦画画。”说起自己与蛋雕的结缘,郑帅回忆起小时候做蛋雕的经历。

2010年,郑帅开始尝试蛋雕的创作。他自己选购鸡蛋,学习雕刻技术,每一项都是从零开始。“我记得刚开始练习蛋雕的那段时间,大概买了100多个鸡蛋吧!那时候吃炒鸡蛋吃到不想再吃蛋……还记得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才完成了处女作《阿狸》的简单雕刻。”郑帅笑着说。

在郑帅看来,从选材、清理、勾图到雕刻,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足够耐心。“工具一定要得心应手,选蛋的环节更是马虎不得。我使用过鸡蛋、鹅蛋、鸸鹋蛋、鸵鸟蛋进行创作,但最常见的还是鸡蛋。我现在都养成习惯了,采购回来的鸡蛋,我总是要仔细挑选一番,颜色不均匀的、上面有斑点的鸡蛋不适合做蛋雕,最好选用光滑的红皮鸡蛋。看见适合做蛋雕的,我总是爱不释手。”

用刀勾勒的艺术语言

创作中,郑帅先用注射器将蛋液取出,清洗蛋壳后进行消毒,把蛋内的细菌处理掉,晾干后就可以在蛋壳上开始雕刻。十二生肖、名人画像、知名的画作……郑帅以刻刀为笔,几十件蛋雕作品跃然蛋壳之上,在轻薄易碎的蛋壳上雕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案。他的作品《梅兰竹菊》获得2019年黑龙江省蛋雕艺术专项展“创新设计”奖。

谈起蛋雕的创作历程,郑帅眼中闪烁着光芒,“我是一边摸索,一边创作,遇到无法攻克的难题,我就去翻阅书籍,在网上跟大家交流。经过一次次尝试,终于掌握了蛋雕的技术,而且越来越熟练。”对于郑帅来说,蛋壳是特殊的艺术载体,蛋雕是特别的艺术语言。郑帅认为,蛋雕最重要的是勾图和雕刻阶段。在雕刻之前,郑帅先用铅笔轻轻勾勒出各种图案,这需要一定的绘画基础和细致的功夫,一旦画得不够理想,雕出来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对我来说,画画是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反复修正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画完后不能马上动手雕刻,要回过头来仔细琢磨,或许还能发现绘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郑帅说。

探寻自己的艺术风格

蛋雕是一门奇特的艺术,雕刻过程更可谓是如履薄冰,需要将蛋壳上的留白部分刨去露出蛋壳表层的红色,再一刀一刀用心雕琢。雕刻过程要胆大、心静,耐得住寂寞,掌握好用刀的力度。郑帅告诉记者,一个蛋壳的平均厚度约有0.3毫米,手劲大了,蛋壳容易破;手劲小了,层次感很难体现出来。蛋壳刮到最后一层时,只有0.1毫米的厚度,所以雕刻时手捏蛋壳要非常轻,雕刻时的每一刀都要格外小心,往往一刀失之就会前功尽弃。

艺术源于生活,郑帅在他的作品前显得神采飞扬。多年来,不管多忙多累,他始终没有放弃过蛋雕的梦想,只要拿起刻刀,他的疲惫就会抛到九霄云外,一张桌子、几支铅笔、几把刻刀、一块橡皮……郑帅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创作意境之中。

对于未来郑帅坦言,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我现在仅仅是学会了蛋雕的创作形式,任何艺术形式形成独具匠心的风格都是最难的,因此我一直在摸索属于自己的符号。”郑帅说,“每件作品都经过成千上万刀的细心雕琢,从事这些艺术创作,既锻炼了我的耐心和细心,又丰富了我的业余时间,更让我收获了快乐。”谈起今后对自己蛋雕创作的想法,郑帅表示,他希望将蛋雕这门艺术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认识蛋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