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新闻

青山依旧在 全域旅游

发布时间:2019-06-18 字体:[ ]

  ——湾里区实现从“景点游”到“全域游”华丽转身

  南昌新闻网讯 这里竹海万顷,传闻是乐祖伶伦制管创律之地;这里山环水抱,世代流传萧史弄玉的动人传说;这里宜游宜居,绘就新时代全域旅游美丽画卷……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坐拥梅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湾里的山水令人倾心,自然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自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湾里区以“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大美湾里”为目标,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持续丰富全域旅游内涵,大力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实现了从“景点游”到“全域游”的华丽转身。

  新体制新机制

  搭好全域旅游发展“四梁八柱”

  漫步湾里城区,占地数百亩的岭秀湖市民公园在远处巍巍青山衬托下,显得别有一番风味;步入梅岭镇西昌分场,一湾溪水缓缓流淌,在碧荷烟柳映照下,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勾勒出湾里农村如画的田园美景……

  按照全域旅游的战略导向,湾里区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湾里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等制度,高质量完成城乡、景区、森林公园等“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建设太平慢生活小镇、梅岭茶旅古镇、罗亭田园重镇,打造北线“娱乐观光”休闲游、中线“森林康氧”生态游、南线“多彩田园”乡村游的精品线路。

  围绕“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大美湾里”战略目标,该区成立区委书记负总责,区长任组长,四套班子齐上阵的创建领导小组,对全域旅游进行项目化推进、目标化考核、节点化评估调度,全时、全效推进全域旅游;完善《湾里区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湾里区民宿产业扶持办法》等产业政策,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组建全国首支“飞虎”铁骑队、全省首创旅游速裁法庭,率先成立旅游监管中心、辅警大队等机构,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强力保障。

  强统筹强管理

  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与时俱进”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梅岭风景区便成了市民出游首选地,月亮湾、太阳谷的玻璃栈道;狮子峰的崖壁秋千、高空滑翔;禹港卡丁车馆的卡丁追梦等景点和项目更是吸引了大批游客参与……据统计,2018年,全区接待游客16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55.57亿元,旅游业占GDP增加值为25.75%,旅游产业成为湾里区主业。   对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9大指标和《全域旅游创建导则》,湾里区积极开展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引领旅游服务能力全提升。该区先后实施“保山、护林、治水、禁养”四大工程,投入2.8亿元全面拆除猪栏,投入3亿元全域治水,打造112个新农村村点,“大美湾里”格局逐步形成。大力引进体验性强的旅游项目,近三年新增景点20余个,增长76%,开发景点30个,景区品牌得到全域化发展;持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引进保利皇冠、梅林竹苑等一批特色酒店。

  此外,湾里区还高标准建设全省首条智慧旅游公路,游步道贯通梅岭,总长达830公里;前湖快速路全线通车,环山一圈、内部成网的旅游交通格局逐渐形成;新建、改造旅游公厕30余座,新增停车位5000余个;建设集散中心,实现购票、导游、医疗救护等一站式服务;借助“互联网+”,建设“云游湾里”智慧平台,在线导览、网上预订、电子讲解,智慧旅游“触”手可及。

  大融合大提升

  引领旅游产业“换挡升级”

  湾里区还按照“一产、二产围绕旅游转,三产围绕旅游升”的思路,全力打造个性化、差异化大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体系。

  旅游+农业,瞄准采摘、赏花等观光游,形成万亩茗茶,千亩葡萄等观光农业格局;旅游+工业,推出江中药谷工业旅游线路;旅游+体育,建设梅岭自行车绿道、全国最大室内卡丁车馆等五个运动基地。同时,伶伦音乐节、爱神文化节等30多个节庆活动,吸引四面八方游客,形成“春花秋月,夏凉冬雪”的四季产业链。2018年,在旅游产业带动下,湾里区农村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达1.3万元,增长9.4%,增速全市第一。东源、泮溪等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全区贫困户脱贫比例达72.8%。

  星光厚爱奋斗者,岁月不负追梦人。站在历史新的起点,湾里区将不忘初心,奋力续写全域旅游、全员上阵、全民共享新篇章。(郭明弟 南昌日报记者 江辉)